成都市全国科普日彭州主场活动 2021年9月劳动教育进校园 致和小学专场“一粒米的故事”

来源:本站      发布:2021-10-14

      2021年9月17日,金秋硕果,正是农忙收割稻谷的好时节。天河农业自然教育科普基地的老师们,走进了彭州市致和小学,为100多名一年级同学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科普讲解课《一粒米的故事》。

      在孩子们的眼中,食物很多是一“便利包装”的形态出现:白净的大米、整齐切割的肉类、采摘分类的果实···,他们不知道这些食物的本真面目,更不明白各种营养素对我们的身体有怎样的帮助和利弊关系,没有正确的饮食观念。

      而我们通过生动有趣的自然农耕科普讲解,图文并茂和实物展示,让孩子们知道大米是从哪里来的?它生长的过程中,有阳光雨露大地的滋养,有田间昆虫、鸭子田螺的帮助除草除虫,有农民伯伯辛苦的劳作与希望,还有千百年来劳动人民通过智慧发明的各种农耕用具,传承农耕饮食文化。

      活动中,我们从趣味科普稻田中的植物动物的生态系统链,到饭桌上的一粒米,追溯源头,通过实物和课件了解稻种生长发育的全过程,通过对比水稻和小麦的不同,感受劳动的价值,激发青少年探索科学、热爱劳动,热爱自然,珍惜感恩万物的情感价值观。

      在探索水稻的生长过程中,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,从选种——播种——插秧——收割——打米——米饭整个过程,孩子们更深刻的知道了“水稻杂交之父”袁隆平爷爷为祖国和人民作出的贡献,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热爱科学,热爱自然的精神和品质。

      在讲座过程中,孩子们积极踊跃的发言,分享生活中关于“一粒米”的故事,还朗朗上口的跟随老师认真诵读了《悯农》诗二首和《餐前感恩歌》。

      在丰富生动的课堂中,孩子们通过了解一粒米的来之不易,惊奇的发现大自然中还有如此生机勃勃的奥秘。感受农耕劳作的辛苦,真正体会了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劳”的意义。从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和自然生态链的关系,到懂得珍惜粮食,热爱科学,敬畏自然,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新创造、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开创美好生活!



 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

在线咨询
联系电话

028-838713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