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简史

第一节        建置沿革


 一、  民国时期科技机构


         民国六年(1917年)彭县始建实业局,局址设城关镇小南街,职责是管理工、农、林、商等业。民国二十八年四月十二日,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派员来彭县组建“彭县农业推广所”,同年秋正式成立。所址设县城东郊苗圃场,隶属彭县政府建设科,所设总务、学术、生产、推广四个组,下属苗圃场和四等测候所,共计职员和工役约三十人。工作任务是:改进农业事宜;推广优良品种、苗木、农具、肥料、防疫血清、病虫药剂及其他有效之技术方法;举办地方农田实验及示范;训练优秀经营人才;宣传农业改进风尚;办理动、植物品种鉴定以及分配树苗等。民国三十八年彭县政府命令农广所裁剪人员,留职停薪。建国初撤销农推所。


二、  彭县科学技术协会(简称科协)


        建国后,经过三年经济恢复,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,党和国家的重点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大搞技术革命、技术革新。1952年12月4日,温江专区发出“关于全区科学工作安排意见”,要求全区在当年普遍建立科技机构。彭县县委、县人委根据专区安排,为加强科学技术工作开展,适应科学技术发展需要,于1959年1月,召开由全县县社两级干部894人参加的科学技术跃进誓师大会,正式宣布成立了以县委书记樊希平为主任的“彭县科学技术协会”。设置了农业(含副业)机械、化工、文教、医药、计量五个小组,设化验室一个,抽调人员充实了办事机构。


第二节        彭县科协建立后的发展


  一、县科协成立后,与县科委一套人马,合署办公,会址设在县人委会内。1959年在“大跃进”热潮中,全县大搞科研活动和开展技术革新、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,机关、厂矿、公社、学校都先后召开了科技誓师大会,科协基层组织相继一哄而起,纷纷建立起基础科协75个、科研小组781个,发展会员36000余人。


  二、1961年,通过反复磋商、酝酿候选人,以无记名方式选举产生了以县委常委、副县长陈开翠为主席、由23人组成的彭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。 彭县科学技术协会自1978年恢复成立以来,一直和彭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合署办公(即“两个牌子”“一套班子”)


       1993年11月,因彭县撤县建市,彭县科学技术协会更名为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。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是中共彭州市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,是市委、市政府团结、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,是发展和繁荣彭州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,是科普工作的生力军。


 

 

 

 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

在线咨询
联系电话

028-83871363